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胡振杰希望病房的守护者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滴、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里,各种仪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病人身上插满维系生命的管子,连接各种仪器,时刻监控着各项生命体征,医生在病床前做着各种检

“滴、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里,各种仪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病人身上插满维系生命的管子,连接各种仪器,时刻监控着各项生命体征,医生在病床前做着各种检查,护士埋头记录仪器上的数据,整个监护室内既紧张又有序。

这里离死亡最近,离希望也最近。有人把重症医学科形容为“生与死的较量场”,科主任胡振杰教授和他的团队与病床上的患者紧紧拴在一起,用仁爱为患者搭起生命的“希望病房”。他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作为一个重症医生的无悔选择。”

学科建设,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

重症医学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CU。简单地说,这里收治的病人多数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需要借助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床旁血液净化机等各种生命支持技术,为疾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毫不夸张地说,病人大多距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胡振杰1964年生于石家庄市,早在学生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到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工作。1992年,胡振杰从日本进修回国后,率先创建了我省较早、较规范的重症医学科。按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建设的重症监护病房,实现了从单一科室到多学科协作,由单一器官支持到多脏器功能监护,从宏观控制到微观处理,他要求每一位医生、护士都必须掌握临床相关专业危重病人的急救技术,并具备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ICU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呼吸衰竭是死亡率很高的病症。本医院一位护士的丈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当时省内的治疗方法普遍是给一些呼吸兴奋剂,在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时才会进行气管插管,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胡振杰接到患者后,果断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感染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不仅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也从此开始将这项技术在医院推广实施。

经过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创新,重症医学科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2010年,该科被卫生部和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做好科室建设,胡振杰不管多忙、多累都坚持参与科里每周的学术讲座、每月定期的培训、考核,不仅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也为各基层医院培养ICU医生近百人,为河北打造出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专业医护队伍。据护士长尹艳玲介绍,截至目前,重症医学科共收治急危重病人7000余例,其中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由最初的50%提高到了90%,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希望病房”。

救死扶伤,用仁心大爱守护患者

“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除了要不停地努力学习探索,创新重症抢救技术,还必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找到患者的痛点,去救治、安慰、鼓励他们。我们不仅要做一名技术高手,更要有人文情怀,成为有温度的好医生。这既是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胡振杰始终这样要求自己。

有人形容说,ICU医生是“鬼门关”前的守门员。进来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每时每刻都会直面死神,更多的是生命体征模糊不定。每次制定治疗方案前,他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悉心分析病情,力求对患者病情有精准把握。胡振杰时常告诫同事,除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外,尤其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以确保异常征象早发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不论前一天多忙多累,每天一大早,大家总能看到胡振杰教授出现在病房,目不转睛地盯着仪器,仔细地观察着数据的变化,细心地查看患者病情。为了会诊重症患者,一干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是常有的事。外出会诊完毕,患者转危为安,不论多晚他总是搭乘最早的班机回来,为的是病房里依旧需要他的重症病患。

“在胡主任的脑子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护士长尹艳玲介绍说,尤其一些特殊病例,胡振杰主任更是特别关注,重点研究,目的就是搞清病因,总结出治病救人的良方,避免盲目性,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不留任何遗憾。

科里曾收治一位因患甲减黏液性水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导致休克、昏迷的患者。经过耳鼻喉科会诊和科内讨论,大部分医生主张气管切开。在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后,胡振杰提出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实施气管切开。因为一旦那样做了,患者将终生留气切导管,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在他的坚持下,科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精心治疗,患者最终脱离危险。

文章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网址: http://www.zdhyyqybzz.cn/qikandaodu/2021/0504/774.html



上一篇:仪表在磷肥工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仪器仪表维护维修管理的改进方案研究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投稿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编辑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版面费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论文发表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