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第三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学术会议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三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学术会议概况:昌端芸票医学信息研究所‘J00020)李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97年4月21—4月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共收

第三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学术会议概况:昌端芸票医学信息研究所‘J00020)李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97年4月21—4月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02篇,大会交流8篇,分组交流32篇。来自全国10省市从事医疗仪器研究,开发、应用和维修的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分别作了医学超声仪器最新技术进展;家庭医疗保健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临床脑电监测诊断技术基础研究新进展;微机械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LY扫描机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等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会议交流主要内容如下:(一)医疗仪器技术的最新进展L超声诊断仪器及技术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王威琪教授在作医学超声仪器技术进展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医学趋声仪器研究重点主要围绕成家、血流/灌流、介入和治疗凹个方面进行。超声诊断仪器的开发应向多用性(器官/血管/胎儿)、小型化(急救/手术/[CU)、性能价格比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他沦述了超声成像技术的一些进展,如超声的相:1:成家、数字波束形成、变频扫描、探头与微电子』:艺、腔内心像、三维成像、能量型彩色多普勒成家(PCDI:医学研究通讯1998年第27卷第1期·3了·以及勺PC饥的结合远程传输等技术动态。2.微机械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微米/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微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上海交通大学仪器工程系林良明教授首先讲述丫微机械的定义及其功能特性,指出尺度范围为几厘米到几微米的机械称为微机械。在功能方面它如同机电一·体化机械,内装有传感器和驱动器,能根据自身的状况作出反应,多数具有移动功能。将这种微机械应用于医疗福利领域,是现在最为令人期待的课题,作者就微机械在显微外科手术、微末端观测器、.人.1:脏器、药物投给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发展前景及有关技术问题进行厂阐述,使与会者及时了解到微米;+纳米技术作为本殴纪出现的高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深远意义。2.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正/了)EiT是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后起之秀,是继形态、结构成家之后,于最近十余年才出现的新一代更为有效的无损伤功能成家技术;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所在他们从事生物阻抗基础研究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丁口时国外EIT研究现状,报告了他仃I开展EIT研究的情况。目前,系统分辨力差和阻抗信息丢失严重,已成为影响EI丁发展及进入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报告就我闽EIT研究的发展力·向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我问EIT前级检测力·法的定量性和定位性,应该釆川全信息的多频率或复阻抗检测方法,充分利删人体组织阻抗巾的容抗特性,改进理论模弛,从细胞水平上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联的、丰富的阻抗全信息,实现功能成家。4‘CT设备与技术LT扫描机作为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已广泛用于临床。解放军北京高等医专于峰就C汀扫描机的国内安装应用现况,及Cr机的发展方向作了大会发言。他在报告中指出CT扫描机高档产品主要以采用滑环技术、高容量CT球管、固态探测器取代氙气探测器为代表。由于实现了连续扫描,使三维成家和多平面重建成为可能。·为了图像共享和提高工作效率,高档产品普遍建立了工作站,如东芝公司的TDS、GE公司的WINIX)WS、西门子公司的SMI、EISCINT公司的Omnipro、飞利浦公司MRX200CT。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完善,CT扫嵇吼的发展方向主要有:(1)滑环机价格,卜俏比;(2)实现C丁扫描的动态实时成家;(3)移动式CT机;(4)应用多功能化;(5)灵活的/fJ户界面。(二)诊断与监护仪器诊断与监护仪器的研究与开发也是这次年会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电生理参数的检测与监护、临床检验技术与产品,以及生理机能检测等+J.脑电监测技术西安交大生物医学工程所采用脑电监测技术,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临床诊断进行了基础研究。他们通过对局灶性缺血脑损伤SD大鼠在缺血前、缺血即刻、缺血15分钟和缺血30分钟时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及全过程EEG的记录,采用时频分析法——DGS谱、非线性动力学复杂度分析法对SEP和EEG进行分析,提取脑缺血性损伤不同阶段的脑电特征,从而对脑损伤的区域进行定位。作者认为脑电信号可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弥补脑电在临床应Jg中的不足,有可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些新的定量指标。2.心率检测心率变化(HRV)反映心脏搏动节律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动态心电图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HRV检测得到广泛应用。此次会议天津大学、重庆大学等多家单位分别就HRV检测和分析系统的研制进行厂报告。其中,重庆大学就HRV分析系统中非线性参数算法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天津大学介绍了他们在产品硬件上采用FPGA技术、FLASHRMA技术,以及在分析系统中应用多种分析方法(线性和非线性方祛),使HRV检测和分析系统在多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开发情况。3.动态血压监测天津大学科仪系通过建立多变量符合、脉搏波生理特征模式况别的算法、实现了袖带连续减压的脉搏波辨识,研制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无创动态血压监护系统。实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4.检验技术检验技术专题交流主要包括免疫分析技术及仪器、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及应38,医学研究通讯1998年筇27卷第1JgJ用、血细胞分析仪开发等几方面。其中,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开展了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仪器的研究,就该技术的原理、新型仪器系统及应用前景作了介绍。并指出增强化学发光技术;,f;仪在灵敏度、稳定性、安全性检测范围和实川忭能'YflffI~q墩佳水’卜,删儿有贱性能优·1: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是—种仿具发扬前景的新-、代免疫诊断技术。5.超声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提出了—-种对超声多普勒血流声谱图进行声谱参数提取的新技术,即在声谱包络的提取、形态滤波和声谱包络特征点的定位方面独创性地引入了数学形态学方法。通过对临床声谱图的实际测试,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另外,福州大学报告了他们采用聚类——匹算法提取心脏B超轮廓光流(速度)场为主的动态信息分析系统的开发情况。该仪可从心脏动态序列图像巾获得心脏结构各点光流场的定最检测,并可直观显示出心脏左室的正常、异常光流图形及左室壁异常的位置程度。(三)治疗技术与仪器家庭保徤工程(HI-IC)是当前世界医疗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此,这次年会在治疗技术与仪器小组的专题交流中,重点增加丫家庭医疗保健与康复方面的内容,并设专题进行了交流。其中,有清华大学报告的残疾人家庭环境控制及护理装置的研究,也有:U子:12_,Jk司5第12所多波段毫米波治疗仪的研制,还有:比京新技术应/U研究所开发的用于中风偏瘫病人肢体远端功能康复的肌电反馈治疗仪、解放军北京高等医专研制的家庭护理用小便失禁报警揣等。这些报告表明我国在HHC产品的开发方面已有了快速发展。有些产品以其体小便携、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医院和家庭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HHC产品的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单位的关注。除此以外,此次年会还就医疗仪器的维修管理、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有北京理工大的医学影像光盘存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湖北襄樊市一医院CT扫描机架运行原理及其故障检修、第四军医大唐都医院的现代输血科实验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等。通过交流,使与会代表更多地了解—厂当今1仕界医疗仪器技术与产品发展的新动向,同时也就我国这一领域发展现况,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而热烈地讨沦。大家认为,我国医疗仪器的发展,应加强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增进沟通,只有这样发挥各自的优势,刁·能使我们的医疗仪器产品缩短研制生产的周期,以其高的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本文经杨国忠教授审校)(收稿:1997年5月)

文章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网址: http://www.zdhyyqybzz.cn/qikandaodu/2020/0904/472.html



上一篇:BJ—4型直线加速器过压疑难故障的维修
下一篇:北京远东仪表公司简介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投稿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编辑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版面费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论文发表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